中山商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热门搜索:雅仕轩卓木王雅典红木越府红木

您的位置:中山商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资讯中心 >> 红木品牌新闻 >> 正文
太和木作关毅与他的艺术梦:一代贵族一世情
2018/03/10 | 来源:中山商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宫廷艺术家具”的守望者,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坚持“宫廷专造·传世之美”的臻品艺术理念,使太和木作声名鹊起,成为宫廷艺术家具的典范品牌。

编者按

世界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家具修复专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京作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关毅,与故宫博物院结缘近十个年头,并为之一直专注地做着一件事——古旧文物家具修复。“古旧文物家具修复是一件费工、费力、费时的工作,作为‘文物医生’理应承担起责任,让故宫古旧文物家具修复走入下一个600年。”

作为北京太和木作中式古典家具公司(以下简称太和木作)创始人,并拥有多个国家级头衔的关毅,在京城古典家具行业乃至整个行业来说,是位“名角”。因为他的故事及专注的那些事儿,与故宫有关,与艺术有关,意义非凡。

2017年,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实施,太和木作关毅马不停蹄地辗转多个国家,站上世界舞台,为中国红木家具代言,成为国人的骄傲,令人敬佩。为此,本刊编辑在多个展览结束后,获得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专访,为大家讲述那些令人记忆深刻的“太和木作”印象。

翻开太和木作的发展史册,可以看到,十年来,坚持“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古典艺术文化之美”的太和木作 ,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国际化表达。从情系故宫博物院,到国家奥运会唯一指定木制品生产商,与美国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获国际艺术大奖到多次代表国家走向世界舞台,太和木作满载荣光。而细看它背后的品牌故事,更是十分令人动容。

艺术梦源于家学熏陶与实践

作为太和木作创始人的关毅,头上不但顶着修缮故宫家具专家光环,身上还带着知识渊博、聪明睿智、反映敏捷、气度不凡的气质。关毅出生在北京,清皇室满族镶黄旗人。从小就喜爱和痴迷古玩艺术收藏品,中学毕业后,关毅开启了自己的艺术求学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关毅到前苏联首都莫斯科戏剧学院学习深造,使艺术水平有显著提高。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

学于艺术,执于研究。在国外留学并为艺术梦创业后,关毅最终选择了回国。1994年,关毅回国开办了一个经销工艺美术产品的店铺,主要为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服务。在创业的岁月里,关毅几乎去遍了北京所有交易市场、商品展销会等,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审美情趣、艺术取向和价值观。

后来,因机缘巧合,结缘了浙江东阳籍的夫人,并在东阳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和典雅的古典家具后,对木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从接触到喜欢,再到深研,自然而然地进入古典家具行业,顺理成章。继而在一个偶然机缘下,中国故宫文物学会罗哲文、谢辰生、彭卿云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发起了修复故宫古家具的计划,在他们的推举下,关毅入选为宫廷木器修复专家。

太和木作宫廷家具艺术馆于2013年6月29日盛大开业,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左三),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右二)、倪萍(左二)、康辉(右一)与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夫妇(右三、左一)等为艺术馆揭幕
太和木作宫廷家具艺术馆于2013年6月29日盛大开业,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左三),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右二)、倪萍(左二)、康辉(右一)与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夫妇(右三、左一)等为艺术馆揭幕

不仅如此,早年的留学经历让关毅有着现代化的敏锐思维,他意识到红木家具产业对于传承、传播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可贵,于是,便诞生了如今享誉京城的艺术品牌——太和木作。

让历史文物在指尖上复活

宫廷木艺传千古,太和殿前小作坊。“2009年,我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开设了太和木作展厅。之所以叫太和木作,是正好因为木作位于西侧南朝房,正对着太和殿。所以,我们称它是‘太和殿前小作坊’。过去故宫有‘八大作’,木器制作的就是木作。”对于太和木作展厅中心外悬刻的对联起源,关毅如此坦言。

十年修复,成绩显著。从2008年“入宫”至今,关毅在故宫已修复家具文物百余件,并先后解决了家具补配材料、成分分析、修复技术等难题。关毅说:“不断充实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延长每一件家具文物的寿命,是每位‘文物医生’的职责所在。”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参与故宫文物家具修复十年,成果显著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参与故宫文物家具修复十年,成果显著

关毅具体承担了比如乾隆花园家具修复工作。多年来,他对“乾隆花园”中待修复的家具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精细勘察、清理污渍,检查伤况、查阅资料,分析工艺、制定修复方案等。他所修复的家具中名贵木材众多,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一应俱全。“家具修复有着严格的方法和步骤,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关毅说,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十分重要,必须不断学习与积累。

作为收藏中国文物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拥有藏品最新总数上百万,真正对外公开展示的不过几百件。而因为修复研究的关系,关毅却能和那些不对外的故宫珍藏亲密接触。“故宫藏有的家具文物都是精品,自己不管花多大力气也要把它修好”关毅说,故宫现藏众多家具,还有大批亟待修复。旗人的出身,使关毅比一般人更能感触皇家的威仪和对宫廷家具文化的传承,并为创立太和木作制作真正意义上的宫廷京作家具夯实了基础。

为宫廷艺术家具代言

宫廷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为了让宫廷家具进一步走向大众,关毅历时两年设立了太和木作宫廷家具艺术馆,作为其品牌建设的根据地,该馆主要用作展示各个时期创作的宫廷家具精品,传播宫廷家具文化。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亲自参与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勘察与修复
太和木作创始人关毅亲自参与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勘察与修复

然而,如同瓷器中的官窑与民窑一样,京作家具,也分为民间京作和宫廷京作。民间京作从做工、技法,甚至纹饰的应用上,都远不如宫廷京作,而太和木作是直接从故宫传承,可谓正宗原创。在深入观摩和研究故宫最为顶级的红木家具后,关毅在太和木作的产品开发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现代先进工艺完美结合,通过各大载体传承文化,延伸宫廷家具,进行创新,佳作不断。

艺无止境,臻于至善。关毅一直强调,中国当代一流的古典家具,不应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再现历史的同时,部分工艺要超越历史,与现代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的需求和审美。为此,太和木作多年来创造的多款经典宫廷艺术家具,受到各界人士广泛赞誉,其中皇宫椅更是荣获国际大奖。

如今,太和木作在北京古玩城的弘钰博展厅开设集艺术品鉴、博物馆、收藏聚会等一体的模式,为文人雅士、收藏爱好者等有识之士提供品鉴之地,更好地弘扬宫廷艺术家具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以红木为媒,走向世界舞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与一般传统家具经营者的制作理念不同,关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懂得吸取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前往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等现代家具工业发达的国家,了解当下最先进的木工技术,参观最新的当代家具设计,进而以技术、理论为支持,选材精良,做工考究,将传统制作工艺奉为圭臬,不断创新改良,融入传统文化精髓之仁义礼智信,以贯通古今的中华文化诠释太和精神,将古老的传统木作工艺得以代代相传。

颐和园陈设太和木作APEC紫檀皇宫圈椅
颐和园陈设太和木作APEC紫檀皇宫圈椅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以榫卯结构为工艺特征,体现东方睿智与审美的中华木作文化则无疑堪称其中的瑰丽篇章,闪耀古今中外。一直以来,太和木作频繁参与国际交流。2008年起,太和木作修复的家具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洛杉矶艺术博览会、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加拿大、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展出,引发国际政要点赞,各国皇储皇储妃试坐并盛赞技艺精湛。

自此,太和木作揭开了昔日皇家禁脔的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名贵硬木家具之神秘面纱,使高贵典雅、庄严华丽的宫廷家具走进大众视野,走向世界。

后记

作为“宫廷艺术家具”的守望者,关毅坚持“宫廷专造·传世之美”的臻品艺术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揉西方工艺变化之理,承“京作”要义之精,将数十年对艺术的感悟,以及自己的气质、胸襟、学识、修养、阅历乃至整个生命都贯注于作品之中,捍卫着文化艺术的纯粹与灵动,使太和木作声名鹊起,成为宫廷艺术家具的典范品牌,可赞可叹。(来源:《太和木作》2018刊  舒鋆鋆文  梁晓珩∕编辑

标签:

相关推荐

/ focus articl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