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7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商业化社会,繁杂浮躁,为了追求利润,很多设计其实没有艺术价值可言。设计师接到设计任务之后,他们便开始了习惯性的设计流程——资料、分析、草图、建模、渲染、后期,最后递交给客户的是一份份看似完美无瑕的效果图。但实质上,这些设计里面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可按我们的理解,解读为“伪设计”。
商业化社会,繁杂浮躁,为了追求利润,很多设计其实没有艺术价值可言。设计师接到设计任务之后,他们便开始了习惯性的设计流程——资料、分析、草图、建模、渲染、后期,最后递交给客户的是一份份看似完美无瑕的效果图。但实质上,这些设计里面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可按我们的理解,解读为“伪设计”。
这种“伪设计”现象折射出了家具行业原创设计荒,曾有报道,中国原创设计的家具占不到市场的3%。这一数字偏低,也让不少家具人羞红了脸。

东莞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
在我的理解里,“伪设计”是一些所谓的设计工作室给一些企业开发的新款式产品,卖给企业之后从中得到丰厚的酬劳。其实,通过市场对比能够发现,他们的产品设计大多都不是原创的,而是从市场流通的其他设计上东抄西抄而来的所谓新产品,经过重新包装后再度卖给一些有需要的企业。
而那些购买设计方案的企业,很多是一些行业资历比较浅的厂家或者是一些刚刚从事红木家具行业的新手。当然,也有少部分在行业内做了很久的厂家,因长期生产比较保守,看到其他企业转型做新中式,“心痒痒的”,而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设计工作室、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者是一些从事红木家具设计资历很浅的设计师。红木家具是一门历史久远、文化深厚的学问,这些设计师因为对红木文化和制造工艺不熟悉,以及对红木家具的历史不理解而盲目地设计了一些不伦不类的红木产品,投放市场后,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硬伤。
“伪设计”是一个新创名词,而这个名词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会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个人认为,“伪设计”对红木家具行业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第一,使消费者对红木家具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大量不伦不类的设计产品,会使消费者眼花缭乱,对红木家具造成审美误解。第二,误导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理解,因为他们不懂家具结构而胡乱去做工艺设计,使红木家具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第三,引起行业的不良竞争,使每个企业都走快捷方式而放弃自己固有的企业原创产品,盲目跟从市场游走。那无疑是一种可悲的自残行为。
好的设计产品要经过时间的沉淀,而不是马上就能为人接受。理解接受和认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所谓马上成功的设计产品也会消失得很快。而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有的企业并非愿意花长时间去做一件产品,他们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想,这应该是当前伪设计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第三十一期《品牌红木》杂志 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口述 梁晓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