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 来源:《品牌红木》杂志
[摘要]在商界,有的企业家特别低调,像华为的任正非,因其罕见的低调,甚至被夸张的媒体称为“中国最神秘的教父级企业家”;马云即便宣称退了休,他的一举一动也被细微地捕捉。戴爱国明显是后者。高速公路的T牌上、在杂志的内页中、在各大展会的闪光灯里,这位红木家具行业的帅哥频频亮相。
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
提到戴为红木,就一定会提到“TW回纹梳化”。
作为戴为红木的“爆款”,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含义?首先,闽广地区平翘舌不分,把“苏打(Soda)”译成“梳打”,“沙发(sofa)”就译成了“梳化”。“TW”,“戴为”的首字母——不是拼音字母。“TW回纹梳化”,就是“戴为回纹沙发”。
从一个产品的命名,我们似乎管窥了这个企业的风格——中西结合,又不失强烈的地域色彩。
“好的作品一定是有继承的”
七月末的一天,下午六点钟,东莞市弘开实业有限公司(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接受了我的采访。电话那头,声音浑厚,口音浓重。我一边努力猜测他说的是“固化”还是“护花”,一边想起他满头标志性的卷发。
在商界,有的企业家特别低调,像华为的任正非,因其罕见的低调,甚至被夸张的媒体称为“中国最神秘的教父级企业家”;马云即便宣称退了休,他的一举一动也被细微地捕捉。戴爱国明显是后者。高速公路的T牌上、在杂志的内页中、在各大展会的闪光灯里,这位红木家具行业的帅哥频频亮相。
他没有选择棉麻长衫、丝绸刺绣,也没配玉佩珠子,丝毫不带“仙风道骨”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不像做红木的,倒像个弹钢琴的。跟那些扎在“传统”里出不来的同行们比,戴为一下子就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一个。2010年成立企业,到了2014年,戴为已经是行业内响当当的品牌。

戴为红木——TW回字纹梳化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广泛的市场认可,就不得不提到戴爱国设计师的身份。业内普遍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关联。
戴爱国说,一件作品的“好”与“不好”,不是短时间内能下结论的。好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可能开始觉得不够靓丽,市场接受度没有那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消化,消费者才能真正接受起来。在戴爱国看来,好的作品一定是有继承的,一件作品设计出来后,要坚持十年、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沉淀、继承、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打磨成“精品”,乃至“艺术品”。
未来十年都会“做减法”
新世纪以来,红木原材价格不断高企,红木家具更多时候被看做是一种“投资”、“地位象征”,一套家具摆在那里,人们更多地看到了“红木”,而不是“家具”。与明清甚至民国时期比,如今红木家具的无序抄袭、生硬堆砌广受垢病。对此,戴爱国,这位享誉国内的古典红木家具专家有着很多思考。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出现那么多不厌其烦的繁杂设计?戴爱国认为,这是企业或设计师不够自信造成的。他们过于看重市场,一件产品必须有“卖点”,而且“卖点”要足够多。这样,卖点就成为了企业和设计师的枷锁。如果每一个灵感都是为市场考虑的,每一个元素想的都是当前的热点、别人的成功之处,不断做加法,不断把好东西加上去……这样做出设计一定会失败。
“现在市场上就有这样的问题,设计元素太多,一直加加加。”说到这里,戴爱国显得有些激动,“一个好的设计师,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抛开’市场!有企业云纹的产品卖得好,我们要用,有的企业回纹是主打,我们的作品也要有所体现,各种元素叠床架屋,效果不伦不类。”
就像国产的手机,功能特别多,外形也越来越花哨,元素堆积越来越多,手机本身却越来越不值钱。而苹果手机只抓住一点——人性化,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而且做到极致,才成就了那样一个传奇。
戴爱国认为,未来十年红木家具市场的设计主流都会是“做减法”,由繁至简,简洁明快的新中式红木家具将成为市场主流。

戴为红木——TW路易型套房
这种判断来自两个因素的支撑。戴爱国分析,一是新中式红木家具的市场开发成本低。我们都知道,传统红木家具往往用料粗大、工艺繁复。在明清时期,这种方式与当时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是吻合的,明清家具产量少、工艺水平高,当时由皇室贵胄等少数人所享有。而对现代社会来说,这种情况明显与我们的要求不符。设计上的简洁明快,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大量运用机械化生产,时间、人工等成本也极大节省了空间。二是接受程度高。传统红木家具尺寸巨大,注重装饰性和深刻内涵,“无一处无来历”,但这些免征意味对现代人来说比较遥远,而且一些元素与当代家居风格很难搭调。此外,传统红木家具所附着的道德教化功能和威仪,也都显得过于沉重。家是放松的地方,现代人更希望在家庭中享受休息与舒适,新中式的软体改进、明快的线条设计、优雅的色彩搭配,都更容易令消费者接受。
所以,“要简单、简洁”,戴爱国告诉记者。
设计师应有自己的风格
当然,简单不是简陋,新中式家具反而要求设计师们用尽可能少的设计语言表现更多内涵,对设计水平要求更高,设计也要有所创新。戴爱国特别给年轻的设计师们举了一个例子。
他建议红木家具设计师、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像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一样。贝聿铭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建筑师。贝聿铭说过:“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好的红木家具设计师也必然如此。他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定位,然后把目光放长远,不止是眼前的三年五年,更应该一代传承一代,把作品打磨到极致。好的设计不会凭空而来,我们看到,市场上那些比较成功的新中式家具,都不是一蹴而就,它一定是有传统的,你看到这个设计师一路走下来,都会有一代比一代完善的作品。家具史上的最优秀的作品也都是这样来的。
“不能完全继承,也不能完全创新”。在采访过程中,戴爱国始终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红木家具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作为设计师,一定要懂些中国文化。如果没有没有沉淀、违背中国风格,完全背叛五千年中国文化,那就不能叫做“红木家具”了。
“要慢下来。”在采访的最后,戴爱国告诉记者,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现在公司需要沉淀,他本人也需要沉淀,一定要慢下来。接下来,他们会关注文化,关注传统,进一步沉淀,在创新中保留传统,走出自己的风格。(来源:第二十四期《品牌红木》杂志 王学潼∕文 陈雪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