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9 | 来源:新华网
[摘要]如今,在福建省仙游县,这样的情景处处都有,古典家具企业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工人们雕刻花纹,客人们购买家具。
儿时观摩父辈们进行木雕创作的情景,成为严星辉记忆中最温暖的细节。如今,在福建省仙游县,这样的情景处处都有,古典家具企业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工人们雕刻花纹,客人们购买家具。
记者来到严星辉的龙禧艺苑古典家具公司,阔大的展厅里,明清式古典家具琳琅满目,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充满典雅的书卷气。“我们1998年办厂,原来只想维持生计,没想到规模越来越大,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11年产值达1.6亿元。”严星辉说。
让严星辉更没有想到的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古老技艺,竟然催生出偌大的一个新生产业。严星辉说:“类似规模的,整个仙游县还有几十家。可以说,仙游的古典家具产业已经蔚成大观。”
仙游是中国有名的“工艺美术品之乡”,木雕技艺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有千余年历史。仙游的古典家具也被称为“仙作”,在明清古典家具市场中与“京作”“苏作”“广作”家具并称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四大家”。
然而,几年前,老字号的“仙作”面临窘境,全县1000多家中小作坊分布零散,鱼龙混杂,竞相杀价争夺外地厂家贴牌订单。近年来,通过狠抓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仙作”从一个个小作坊涅槃成为中国知名的家具之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
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仙游县“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仙作”产业借势发展,重新被世人认识并走向市场。
仙游县古典家具产业产值从2006年的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00亿元,家具企业由2006年的不足1000家发展到目前的3000多家,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5万人。
“仙作”产业在短短几年里异军突起,其产量、产值占全国古典红木家具的70%。仙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古典家具产业也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在推进红木家具文化和产业的融合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严星辉说,要推出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产品,不仅仅卖红木,更重要的是卖文化。
小桥流水、山峦起伏、800多个人物栩栩如生……严星辉指着历时17个月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说:“我们还经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让作品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编辑 木溪)